• Home
  • About
  • Interviews
  • Life
  • Films
  • Music
  • Art

Chinese

Latest
  • Latest
  • Oldest
  • Random
  • A to Z

影評:《弟弟》

ChineseFilm
·April 15, 2025·1 min read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將在 4/20 和 4/26 上映台裔美籍導演王湘聖的作品《弟弟》,這是王湘聖的首部長篇電影,溫柔而真誠地致敬了青春成長的煩惱。 Read More

社交距離2.0——讀《零觸碰親密》

BooksChinese
·July 8, 2023·1 min read
林新惠的《零觸碰親密》是一部深入角色直至引發幽閉恐懼的作品。小說建構的世界令人讚歎不已,同時也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思想實驗: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得以支配人類彼此的親密關係,會發生什麼?在一個身體接觸被明令禁止、人際關係被機械優化、自由意志近乎虛無的世界,個人的能動性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Read More

伊恩貝(Sona Eyambe)的恐跨主義很危險

ChineseLife
·December 22, 2022·1 min read
數個右傾的外籍YouTuber成功在台灣找到了觀眾。他們時常聲稱他們在「解釋」自己國家或台灣的文化,有些提倡枯燥無味的消費主義、一種美國的生活風格,而且不吝以文化差距做為衝擊值來達到震驚觀眾的效果。 Read More

看電影關心籠鍊犬—枷/家影評

ChineseFilm
·October 19, 2022·1 min read
《枷/家》是導演與動物平權促進會聯合製作的短紀錄片,是部為了告知公眾籠鍊犬議題、為具體的提倡目的而製的影片。籠鍊犬是長期被鍊養的狗,他們很少有每日走動的機會,或是得到最低標準的適當對待。本片不會在平常的電影院、電視節目,或是網路平台播放,而是在動平會舉辦在部落和學校的活動中播出。 Read More

電影評論:舞徑

ChineseFilm
·September 28, 2022·1 min read
紀錄片《舞徑》由導演楊偉新以九年時間拍攝與剪接而成,也自掏腰包花了兩百萬製片,並且以民眾小額捐款的方式籌得五十萬元以在院線上映。此片雖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對議題的表現方式非常成熟,毫無新手上路的感覺。《舞徑》是一部剪接精湛,情境與題材接近《籃球夢》的紀錄片。(註:需要英文字幕的觀眾不用擔心,此片同時有中英字幕) Read More

台灣的環境歷史作為藝術:在聚合世代採集時間

ChineseInterviews
·July 19, 2022·1 min read
破土編輯丘琦欣採訪藝術家曾彥婷和蔣韜關於他們的作品「在聚合世代採集時間」。 Read More

市中心辦倉庫派對:新能祭訪談

ChineseMusic
·March 18, 2022·1 min read
丘琦欣採訪Sonia Calico與李彥儀關於3月19至2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新能祭。本採訪3月10日刊登在於Electric Soul,一本香港電子音樂雜誌。 Read More

用電子音樂來推廣原住民文化:汝妮 Dungi Sapor訪談

ChineseInterviewsMusic
·November 26, 2021·1 min read
破土編輯丘琦欣採訪阿美族DJ汝妮 Dungi Sapor。原文於香港電子音樂雜誌 Electric Soul 11月3日刊登。 Read More

轉換的闡述與體驗——評鄭先喻北美館個展 「Injector after NULL」

ArtChinese
·October 29, 2021·1 min read
臺灣藝術家鄭先喻正以臺北科技藝術圈難以企及的步調創作引人入勝的作品。他於 2019 年獲得第二屆銅鐘藝術賞,並於 2020 年夏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舉辦該獎項的個展。接著,於 2020 年 12 月加入由 C-LAB 舉辦、鄭淑麗策展的 「LAB KILL LAB 」實驗計畫,參與〈米學院之米蟲革命〉的製作。目前鄭先喻正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 「Injector after Null」,展出期間 3 月 17 日至 7 月 4 日。 Read More

心得:《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BooksChineseLife
·October 1, 2021·1 min read
劉紹華是一名醫療人類學學者,長年在中國與臺灣研究衛生管理。從2002年起,她在中國四川涼山以民族誌方式研究涼山彞族的愛滋、毒品與流動青年的現象,深入分析社會變遷與國家衛生政策的關係。劉紹華從她對愛滋病與麻風的研究而深知,疫病、污名歧視、人權以及政治的互相關聯。在2020年出版的書籍《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裡,她從正在肆虐全球的COVID-19疫情切入,以多年積累的知識提醒讀者,這一波疫情所引發社會、人權及政治的困境與爭執,並非新穎之事,反而是歷史中反覆再現的問題。劉紹華舉各種例子描述在面對疫情的過程中,不可淡忘的歷史教訓。本書的特點在於,剖析國家所採取的、看似理所當然的政策,如「防疫大作戰」等口號標語或高舉前線醫療人員為「道德模範」,探討其未料的後果,以及其掩蓋社會基層問題的企圖。 Read More

電影評論:環保少女:格蕾塔

ChineseFilm
·June 29, 2021·1 min read
《環保少女:格蕾塔》是一部講述關於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身為 2018 年氣候變遷罷課運動中心人物的紀錄片。時為高中生的桑伯格,抗議政府對於氣候變遷的態度冷漠,開始每個星期五的罷課。這個簡單的抗議行動,一開始只有她一個人,慢慢得到其他學生注意,最後,這個為氣候變遷罷課的運動成為全球性的運動。桑伯格的名聲因媒體炒作,成為全球性知名人物,也因此,聯合國邀請她參與了許多關於氣候變遷的會議。 Read More

回顧〈岔派樂基因〉

ArtChinese
·June 1, 2021·2 min read
台北的「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在 2020 年底開展了鄭淑麗(Shu Lea Cheang)所策畫的 LAB KILL LAB,部份活動也在線上同時進行。其中策展人四方幸子(Yukiko Shikata)以及麥可・康納(Michael Connor)邀集十組創作者以〈派樂基因〉(PiraGene)為參照,進行展演實驗。五組在 C-LAB 場地以及線上進行一週,另五組則由 Rhizome 以網站方式呈現,這些工作稱為〈岔派樂基因〉(Forking PiraGene)。 Read More
Load More
COPYRIGHT © NEW BLOOM MAGAZINE
  • About
  • Contact
Start typing to see results or hit ESC to close
Taiwanese film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uomintang KMT Hong Kong film
See all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