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岔派樂基因〉

莊庭瑞

Languages:
中文 
圖片:LAB KILL LAB 網站

台北的「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在 2020 年底開展了鄭淑麗(Shu Lea Cheang)所策畫的 LAB KILL LAB,部份活動也在線上同時進行。其中策展人四方幸子(Yukiko Shikata)以及麥可・康納(Michael Connor)邀集十組創作者以〈派樂基因〉(PiraGene為參照,進行展演實驗。五組在 C-LAB 場地以及線上進行一週,另五組則由 Rhizome 以網站方式呈現,這些工作稱為〈岔派樂基因〉(Forking PiraGene)。

〈派樂基因〉是關於「複製・盜版」(pirate)的計畫構想,以基因為載體出發,收錄在 2002 年的《派樂西王國》(Kingdom of Piracy概念藝術線上聯展。這計畫構想由 Autrijus Tang (唐宗漢)以及 Ilya Eric Lee(李士傑)提出,當時他們是 The Elixir Initiative(藝立協)的成員,受鄭淑麗邀請,參與了由她與阿爾敏・麥多士(Armin Medosch)以及四方幸子所共同策劃的《派樂西王國》。

LAB KILL LAB 在 C-LAB 的展演實驗幾個月之前已經結束,但對於〈岔派樂基因〉的回顧與評論,依舊(或更是)有其必要。一方面,〈岔派樂基因〉的工作歷程以線上文件的形式持續存在,可被公眾檢視。就像當初〈派樂基因〉的構想文案,依然留存在鄭淑麗維護的《派樂西王國》複本網站,兩者可相互參照。另一方面,〈岔派樂基因〉的時代與社會脈落,在散失遺落之前,或許也應當有多項分支紀錄,以呼應其名。

LAB KILL LAB 構想。圖片來源:LAB KILL LAB Crew

「岔」(Fork)意指分支,常見於計算機系統的程式呼叫介面,用來複製當下「程序」(process)的組態,並另起一個新的程序,新舊兩個程序之後岔開分別運算。李士傑在 2019 年中突然過世,因此觸發了〈岔派樂基因〉對〈派樂基因〉的演繹。直到 47 歲意外離世之前,李士傑致力於網際網路與數位文化的推展,與各方實踐者對話協作,二十多年不遺餘力。他交遊的對象遍及全球,也不限於資訊領域。〈派樂基因〉的另位提案者 Autrijus Tang 二十年後易名 Audrey Tang (唐鳳),2016 年 5 月起出任台灣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至今

2002 年的〈派樂基因〉,是李士傑與協力者對共同關注議題的交會,計畫構想涉及基因與生物資訊、身份與複製、網路與控制、以及科技與藝術。2020 年底的〈岔派樂基因〉則是一場重聚,由李士傑的朋友──主要是鄭淑麗以及蔡宏賢(時任 C-LAB 科技藝術總監)──所促成。這次集會的參與者雖然不少,但許多人應該來不及認識李士傑。對故人舊作的回顧與衍生,或也是記憶的方式之一,故也就有這篇評論。

在 C-LAB 場地與線上進行的五組實驗中,IDystopia 2035 數位身分大冒險 是項共同創作的遊戲 ,以集眾聚會與線上參與方式,軟性回應台灣政府對數位身分證的憧憬(或說是幻景)。超免疫北市 Ultra Immune Taipei City 以個體基因設想分眾隔離,描繪大規模疫情下的城市生活。兩者相當貼近〈派樂基因〉所點出,關於個體在(生物)先天與(數位)體制上的身份、限制與脫逸。安德雅・諾夫(Adriana Knouf)的 Exomio Fragmissions 透過無線電波以及全球資訊網,從盧比安納(Ljubljana)向台北傳遞身份歧異的個人基因資訊。大山龍(Ryu Oyama)從「身土不二」的概念出發,對生態與人體的相互消磨,以物為食進行違和感/變化/狀態的實驗。至於岔經濟() forkonomy() 則以南海的海水為例,嘗試引發關於資源共享的對話。這幾項計畫或多或少呼應了〈派樂基因〉當初的主題。

IDystopia 2035 數位身分大冒險——展場角落。圖片:莊庭瑞。

IDystopia 2035 數位身分大冒險——遊戲畫面。圖片:莊庭瑞。

超免疫北市 Ultra Immune Taipei City——展場角落。圖片來源:莊庭瑞。

Exomio Fragmissions——螢幕畫面。圖片:莊庭瑞。

piragene.rhizome.org 網站畫面。圖片:Rhizome 網站。

由 Rhizome 製作的網站 piragene.rhizome.org 選取展示了五件創作,以呼應〈派樂基因〉。其中 A Book of Mine DNA: TTTT / RNA: AAAA! 都以個人 DNA 序列為基底,前者試圖以 DNA 序列資訊來呈現「我」這個客體,後者追查因使用交友服務而送出 DNA 檢體的下落,以搞笑的形式製作了一檔播客。Matter.Farm 運算產生眾多的分子結構表達式,預測匹配可能的醫藥功能。Mutant Garden 撰寫網頁程式,使用基因演算法以遞迴色塊的視覺方式與觀看者互動。The Electronic Diaries 裁剪自長達 35 年的個人影像紀錄,多數是面對攝影鏡頭的自述。這部影片於 LAB KILL LAB 展演期間,也同時在 CLAB 場地播映。

〈岔派樂基因〉因〈派樂基因〉而起,但〈岔派樂基因〉未必然(也不需要)與〈派樂基因〉的計畫構想有直接關聯。時空畢竟已岔開了近 20 年運行。若我們回顧李士傑與唐宗漢在 2002 年寫下的計畫構想

如果說「派樂基因」研究是身體政治的歷史檔案考掘學,那麼「派樂複照計劃」(PiraPort Project)則是網路複製時代,身體政治的現在/未來延伸。過往的行為模式從日常生活的行為生態中建構,演化並被保存,在網路這個斷裂的科技時代,需要一個接引的橋樑銜接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複照便是通往未來的派樂王國公民日常生活指南。

我們或許仍可感受兩人對於網路既是連接也是斷層的思路。「銜接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者,既有肉身也有記憶。個體若還存活,肉身記憶相互嵌合。但亡故者的事蹟,就只能倚靠後人流傳。個體留存於世間的跡象,或可用網路與基因為載體,向後做無主體的傳遞。但這不是記憶。記憶是屬於尚存者的,唯有透過個人或集體的反芻操演,才能持續留下群體的印記。

2002 年計畫構想中提到的「派樂複照計劃」,回應當時微軟公司在「軟體使用服務化」(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那時應該還沒這說法)進程中,其所想要推展的「單一登入」(Single Sign-On, SSO;那時應該也還不流行)技術:

時當微軟 Passport (護照)系統遭受人權團體、隱私權倡議者的懷疑,更被指控依年齡、地理位置、社經階層以歧視使用者;派樂西王國的 Piraport(複照)系統展示了一套另類的派樂身份認證機制,透過基因篩選、多重連接埠選擇及交互簽署的信任鏈運作。

兩人當時對於資訊系統與生物個體如何相互驗證的議題,在概念層次表達了看法。二十年後這些觀點仍可參考,不過現今的情境跟以往已是大不相同。「依年齡、地理位置、社經階層以歧視使用者」,在 2002 年只是懷疑,到 2020 年已成事實。

在 2004 年的愚人節,Google 推出了 Gmail 服務。網路時代從此轉了個彎。在世(或已逝)的網路世代,幾乎每人都有 Gmail 帳號,而這家公司成了現時人類經驗的共同記憶體。眾人也習慣(或被迫)使用以帳號登入為前提的眾多資訊服務;你我的 Google 帳號以及 Facebook 帳號,就是進出網路環境必備的數位護照。而已逝者的吉光片羽,在我們的時代,則散落在資訊網路與數位裝置的微細角落 [1][2]。

〈岔派樂基因〉是場關於記憶的儀式,讓逝者的傳說得以在世代間傳遞 [3]。這是場不需要登入的集會,你我可分別造訪尚存於「網際網路典藏庫」(Internet Archive) 的遺跡 [4][5][6][7],包含〈岔派樂基因〉 以及這篇回顧

[1] 參見 Elaine Kasket (2019),All the Ghosts in the Machine: Illusions of Immortality in the Digital Age。艾蓮.卡斯凱特(著),黎湛平(譯)(2020),《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從直播告別式到管理數位遺產》

[2] 參見 Internet Archive: GeoCities Special Collection 2009

[3] 李士傑 (1999),《民眾參與的網路運動———推動「偏遠地區上網」計劃的經驗研究》

[4] 參見約當 2001 年 4 月李士傑個人網站首頁,〈聲援南斯拉夫獨立媒體:B92,ANEM運動!〉

[5] 參見約當 2002 年 7 月李士傑個人部落格首頁。這可能是他最早的部落格。

[6] 參見 Debby 所寫〈李士傑:逃脫宰制 建立自己的 Blog 新天地〉(日期:2002 年 11 月 20 日)。該文亦刊於藝立協網站

[7] 參見 2019 年 5 月 1 日李士傑個人部落格網誌〈五月來臨〉。這應該是他生前最後一篇網誌。該部落格最早的網誌為〈讓藝術過期:一件美麗的蠢事〉(日期:2001 年 5 月 27 日),這篇網誌翻譯自 Jon Ippolito 題目為 Allowing Art To Expire Is Beautiful But Stupid 的論文摘要,發表於 “The WWW and the New Art Marketplace” 會議(日期:1999 年 2 月 11 日)。Jon Ippolito 與 Richard Rinehart 合著 Re-collection: Art, New Media, and Social Memory(2014, MIT Press),探討數位保存與社會記憶的哲學與美學議題,是這領域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