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十二夜 2

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十二夜 2/臉書
編輯:胡景祥

2013 年出品的紀錄片《十二夜》是一部探討動物收容所的紀錄片,影片中有許多收容所過去發生的悲慘景象,可能是很多人從未聽說過但最具影響力的台灣倡議紀錄片之一。此片可在Youtube上觀看。

在 2017 年之前,法律允許公共動物收容所進行撲殺,撲殺的意思是通過殺滅來控制動物種群,且法律允許收容所對於住留超過 12 天的任何動物進行撲殺。由於無論是收容所內還是外面街道上,流浪狗的數量實在太多,據估計,1999 年至 2015 年間,台灣收容所安樂死的狗隻數是 123 萬。在 2016 年,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園長,以狗用安樂死的藥物自殺作為抗議。毫無疑問,這種殘酷的措施對狗和所涉人類都是有害的。[1]

圖片:十二夜/臉書

《十二夜》聚焦於動物撲殺問題,電影的標題源自於,收容所裡的狗如果過了 12 個晚上都沒有被領養之後,就能夠合法地以安樂死的方式來處置狗。影片中以狗兒們的外表或行為給一個相對應的代號來介紹牠們,觀眾可以在影片中,目睹狗兒們在過度擁擠且不衛生的庇護所中生活的困境。眼看著狗兒們只因為生而為狗,就成了牢中只能倒數等死的死囚,在情感上是很艱難的。這部電影讓人非常悲傷,因為電影中幾乎所有的狗都死於安樂死或疾病。電影開頭就已說明了收容所中的狗存活率很低,因此這些死亡並不令人驚訝,但這也證明了電影製片成功地運用簡單的文字和巧妙地使用音樂來敘事,在情感層面上能牢牢吸引住觀眾。

電影上映後,產生了夠高的支持度推進了動保改革。這項廢除收容所安樂死的法案俗稱為《十二夜法案》。

《十二夜 2》是電影續集,儘管是一部紀錄片,但還是有名人的參與。吳念真──應該是自 80 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界的長青樹──負責這部電影的旁白,音樂家光良也寫出了令人心動的主題曲,著名作家兼電影導演九把刀,也回來為這部電影擔任製片人。這部新電影並沒有《十二夜》的情感體驗,比較像是一部標準而富含資訊的記錄片。《十二夜 2》提供了許多資訊,雖然相比之下較常規,以倡議紀錄片來說,它仍然很有效地傳達了立法改革後的問題。

由於過往常發生政府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立法而無法執行目標,該電影向觀眾展示了動物保護改革也不例外。在立法改革之後還是有許多缺點,禁止撲殺當然是進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但政府未能提供其他措施或資源來解決狗隻數量過多的問題,《十二夜 2》展示了仍有許多資金不足且擁擠的收容所,尤其是在鄉下地區。但電影也訪問了一名捕狗者,即使在台北這麼繁榮的都會地區,他工作過程中仍要捕捉很多流浪狗。

養狗的習慣也加劇了犬隻數量問題。 許多人,特別是在鄉下地區,只是單純餵養狗,連對狗進行結紮或接種疫苗都沒有。實際上,犬隻數量過多已經是個嚴重的危機,這在台灣目前還不是一個常識,因此很多人還不懂應該盡量領養狗而不是買狗。在當前的社會文化條件下,解決犬隻數量過多的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多數動物保護工作者都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當然,這並不是說情況沒有改善。許多非政府組織都在進行TNvR(Trap 捕抓、Nueter 結紮、Vaccinate 疫苗、Retrun 返回)計劃。各地照顧流浪狗的愛心媽媽,也因為法律禁止收容所撲殺,更有意願與社會工作者和政府機構合作。這部電影裡,有多位非常敬業和體貼的動物保護工作者,例如收容所主任和非政府組織的各管理人員。在電影裡,我們也看到了如果公務人員有心經營,是可以達成目標,譬如,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的一位獸醫姜淑芳,就將原來破舊的收容所,改建成一個即將啟用的現代化收容所。此外,該影片還隨著公務員前往日本和美國的觀察之旅,希望台灣的收容系統大大改善,可以跟上日本和美國的收容所系統。儘管需要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人們的配合以及動物福利工作者的專業。

圖片:十二夜/臉書

儘管這兩部電影中的第一部在表達方式上可能更具藝術性和創造性,但第二部電影還是對動物充滿熱情。它呈現了台灣社會面臨流浪犬數量過多問題上的許多挑戰。它還包括一個可愛的、容易遺漏的細節──在尾片,所有的狗都被列入了電影致謝名單裡面,例如 “Coffee” 和「小黑」常見的狗名重複列出了很多次。

然而,《十二夜 2》中可能欠缺的是對上述鄉下人口更具體的社會經濟分析。很明顯地,這些人──通常是低收入族群,也常是老年人和少數民族──缺乏對飼養狗有適當的知識(即必須對它們進結紮、接種疫苗並植入晶片)。流浪狗數量過多問題也與人類社會問題密切相關,也許,如果還有另一個續集,我們可以看到更深入的分析。

[1] 有關此問題的動物福利事件的簡要歷史記錄,包括對影片上映以來政府如何操縱數據的分析,請參見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