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評論:安平・平安・人-陳正雄2021雕塑前導展

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洪延平

在開始這篇評論之前,先做個說明,儘管在評估陳正雄(請不要將他與同名的畫家混淆)的作品時,已盡可能力求客觀,但偏見可能在所難免。我認識陳正雄本人,來自台南這個不算大城市的我,恰巧認識這位藝術家應該不會太奇怪。陳正雄的兒子和我哥哥是高中同學,他的夫人也是我媽媽的朋友。我上次見到他,是在多年前的一次晚宴上。他給我的印像是安靜而內斂,就像他的作品一樣,可以感受到引導他的內在力量。您可能沒有聽說過陳正雄這位藝術家,但是在台南藝術界,他是稀有人物,自古文人相輕,可是他的作品和職業道德在台南藝界裡面,讓大家都是欣賞欽佩的。

圖片:洪延平

台南美術館在陳正雄 2021 雕塑前導展中展出了他最著名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屬於他成熟期的創作,是他作品中很好的範例。年輕時的陳正雄,師從宗教雕刻大師來學習手藝。他以宗教雕塑的手工藝師傅開始他的雕塑生涯,然而隨著他技藝成熟而成為雕塑藝術家,且興趣也有了改變,他的作品開始詮釋普羅大眾──通常是工人和其他勞動者。他這麼做,在藝術上,將台灣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提升到通常只留給神靈與貴族同等的藝術地位。因此,陳正雄的作品與社會現實主義藝術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相似之處僅止於主題。陳正雄所關心的是普通台灣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尊嚴與感受,而不是社會力量與階級鬥爭。

陳正雄的「普通人」雕塑作品絕非普通。這些作品肯定比我們平常去美術館中看到的大多數雕塑要安靜得多。陳正雄不像與他同一代的雕刻家朱銘那樣,注重幾何抽象的形式表現;也不像另外一位同代作家吳卿那樣講究技巧,吳卿的女性內褲雕塑中,可是將木材細緻地刻到幾乎透明的程度。然而陳正雄的作品並不會刻意展現雕塑能力,這並不是說陳正雄的作品沒有形式上的表現,或是陳正雄的作品在技巧上比不上吳卿。讓陳正雄的雕塑作品與眾不同的原因在於,他作品的形式不會引起人們對形式本身的注意,且他的雕塑技巧是用來提升主題,而不是用來證明其身為藝術家的技巧與實力。

圖片:洪延平

參觀者看到的第一件作品是「討海人的夢」系列作品,是一位站在門口的人物,看起來像是快睡著了,人物伸出右手撐在門框上休息。主角的姿勢呼應了夢的主題,因為主角閉著眼睛看起來好像在睡覺,但再仔細看,他的表情暗示了一種更為複雜的心理狀態──看起來像在沉思,其緊張而不誇張的表情使參觀者想起每天在生活上的奮鬥。站在門口也暗示了類似站在十字路口般,也許面臨著要做出人生重大難題的決定。

現在,讓我們退後一步,遠距離觀察雕塑並分析其形式特質,因為如果沒有陳正雄的精巧構圖,雕塑就無法以如此複雜的敘事與情感狀態引人入勝。對於那些關注雕塑形式的參觀者來說,首先會跳出來的就是門框和人物的經典構圖,即黃金比例。使用這種經典構圖的優點是可以達到視覺平衡,同時不用犧牲任何動態的鮮活感。請注意頭是一個圓形,形成三角形的肘部和膝蓋,左上臂和膝蓋之間的直線,腳尖形成的三角形以及其他許多幾何元素。即使是目標為創造出完美的幾何構圖,無須在意細微表述的極簡主義雕塑家,也會對於此作品的黃金比例和複雜的幾何構圖感到嫉妒。

圖片:洪延平

現在,讓我們靠近作品,更仔細地看細節。這個雕塑是銅鑄的,最初應該是以木雕完成,再鑄成銅像。陳正雄風格的特點之一,他會在雕塑上留下了雕刻痕跡。在木雕上留下雕刻痕跡並不難,只要不將刻痕打磨掉即可。但困難的是,就像大師畫家使用筆觸一樣,陳正雄在作品上留下了雕刻痕跡,但是這些痕跡不會分散主題或對雕塑主題產生影響。相反地,陳正雄在他的作品上留下的痕跡是增強了作品質感。這些雕刻痕跡的存在,就如同襯衫和褲子上的摺痕,以及男人臉上的皺紋。衣服呈現出就像真正褲子、襯衫一樣的流動感,甚至可以看得出衣服裡面,主角腿部和肩膀的骨骼結構與肌肉。

當然這不是唯一值得仔細研究的作品。在這次展覽中所有的雕塑都是應該細細品賞的。陳正雄是一位善於透過描繪平凡生活,同時傳達美感的藝術家。在其他雕塑中,可以看到日常場景裡的友情與歡樂、兒子與年邁的母親之間的關係,以及音樂家專心的演奏等等主題。儘管這只是一個前導展覽,但已有夠多的雕塑藝術品供觀眾欣賞平凡生活中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