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舞徑

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舞徑/臉書
編輯:摳門兒貓

紀錄片《舞徑》由導演楊偉新以九年時間拍攝與剪接而成,也自掏腰包花了兩百萬製片,並且以民眾小額捐款的方式籌得五十萬元以在院線上映。此片雖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對議題的表現方式非常成熟,毫無新手上路的感覺。《舞徑》是一部剪接精湛,情境與題材接近《籃球夢》的紀錄片。(註:需要英文字幕的觀眾不用擔心,此片同時有中英字幕)

圖片:舞徑/臉書

本片費時九年拍攝,片長則為兩小時二十三分鐘 --然而,《舞徑》是一部剪輯緊湊且具有美感的電影,節奏流暢,完全不枯躁,敘事也因此能輕盈地橫跨多個時空。試圖平衡冷門的台灣芭蕾舞、複雜的文化議題、題材本身的跨世代特質,以及眾多的受訪者,《舞徑》取得了不平凡的成果。此片用熟練的剪接技巧呈現了各種複雜交織的議題、不同文化間的互動,以及多位受訪者的觀點,成功地吸引住觀眾注意力。對台灣文化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要觀賞此片,因為它忠實地處理了台灣特定的文化困境。

本片跟拍三個不同世代的芭蕾舞老師和舞者,描繪舞者在台灣文化環境下面臨的挑戰。然而,雖然電影敏銳地捕捉了舞者的心理,但卻沒有忽視深層的問題。台灣的文化環境往往非常視時務地偏好擁有多種舞蹈技巧的舞者,而不是專精於芭蕾的舞者。注重全能型舞者的訓練方式,名義上是為了他們的職業發展、就業機會而設計。可是,像一位受訪者說的,職業舞者的薪水經常低於7-11打工所得, 更不用說台灣只有一個能夠穩定支薪的職業舞團了。

圖片:舞徑/臉書

由於台灣的教育制度規定必修多種舞蹈,這種方式違反了芭蕾舞訓練的需求。因此,想要認真地學習芭蕾的舞者不得不違反台灣教育的規定。在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中,英語世界的芭蕾舞權威John Barker於1980年代提醒台灣舞者,芭蕾舞是一種「專業」。但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和文化至今仍固執不變,因此無法讓芭蕾舞這個藝術形式產生任何有意義的發展。

芭蕾舞的起源可以追蹤到文藝復興時期,在Vaganova手中被現代化。它是一門經典藝術,擁有自己的歷史、教學法、音樂,以及理論。雖然電影是關於芭蕾與芭蕾舞者,但是這個主題也是個呈現台灣文化僵局的範例。芭蕾舞者或是任何舞蹈種類的舞者,都需要同時是藝術家和運動員。而且,正如電影清楚地告訴我們的,一位芭蕾舞者還需要整個行業基礎作為他的支持背景,而這是台灣目前完全沒有的。這個行業基礎需要被認可的教學法、傾心投入的舞者、教練、舞團,還有觀眾。

圖片:舞徑/臉書

台灣藝術和體育都是容易陷入文化僵局的領域。值得一提的例子是曾經很有指標性的棒球  --它甚至出現在五百元鈔票上。無論是從體育或文化事業的角度出發,棒球持續經歷的復興和隨後多半發生的大眾支持下降的循環中,特別有才能的選手多半出國。這樣的現象在台灣許多藝術領域也同樣發生:一時之間得到熱烈的支持,然後支持度下降、人才外流。台灣一直有特別才華洋溢而且令大眾感到興奮的人才。但是,各個產業需要的持續支持卻很少被實現。在可預見的未來中,這個僵局可能將會是台灣的文化狀況。

芭蕾舞沒有如同棒球一般受到大眾關注的一刻,所以這門藝術的情況更像是一個永久的僵局。台灣的芭蕾舞者必須選擇放棄或出國。《舞徑》沒有掩蓋台灣社會妨礙藝術發展的事實,這個誠實的評估應該受到讚揚,尤其因為這也是許多紀錄片製作者沒有勇氣正面表達的問題。